新时代高校党建示范创建和质量创优工作,是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下高校加强党建工作的生动实践,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举措。近期,文传学院教工第一党支部在学院党委的坚强领导下,以党建“双创”建设为抓手,在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打造地方服务品牌等方面不断努力并取得明显成效。
党建引领教育教学稳步发展
支部与教研室共同“抓实”课程思政内容。组织教师参加课程思政培训,不断打磨所任课程的思政点,转变只注重学术知识传播的理念,达成在课程思政中落实立德树人的目标。不断推行新老教师“传帮带”制度,组织职称高、教学水平强的老教师对青年教师大力义务帮助,通过听课、评课研磨教学设计,提升教师教学水平。新学期已组织年轻博士听课活动3次。在黄山学院第五届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中,何俊威教师获得新文科组二等奖;在黄山学院2025年人工智能应用评审中,何俊威教师的《播音表达训练(二)》获评校级教学案例,充分展示了教学实力和教育创新能力。
党建引领立德树人走深走实
支部把党建引领学生培养作为重要落脚点,将党建工作与“四有”好老师的要求以及“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落实结合起来,坚持把党建工作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支部围绕党建、教学、科研等工作广泛开展学习和调研。暑期,党委副书记、院长吕正兵受邀参加红色文化传承与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联席会议,带领支部教师赴国际数字化融媒体综合服务平台华人头条福州总部调研。党员教师全力加强实习、见习等实践教学活动,在帮扶学生就业方面,做好困难毕业生群体“一人一档”“一人一策”台账式管理,及时跟进困难毕业生的思想动态和就业进展情况,开展有温度的就业指导和服务。悉心指导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安徽省赛、全国大学生网络编辑大赛、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安徽省赛、安徽省大学生摄影作品大赛、安徽省大学生微电影大赛等各种专业赛事,近期获得奖项30余项。
党建引领地方服务成效显著
支部将党建工作与教育实践活动相结合,不断提升教师党员服务地方、服务社会的能力。定期组织师生赴休宁三所农村小学开展志愿服务,共建“媒介素养课”。11年来,团队累计开展活动200余次,参与教师100人次,参与大学生500人次、小学生1100人次。指导小学生创办《行知小学生报》40期,400多名小学生采写并发表稿件;小学生用专业相机拍摄优秀照片2000多张,制作摄影集5部;20余名小学生以主播和出镜记者身份参与校园广播及视频节目录制。2025年6月,媒介素养项目入围北京联想公益基金会“小树苗”公益计划二期项目(从全国278份有效提案中评选出30个初审入围项目)。支部师生集志愿服务、专业实践教育、服务地方于一体的媒介素养教育活动,是学院党组织坚持开门教育、服务群众的暖民心行动,是高校大学生牵手农村小学生开展实践育人的一张靓丽名片。
下一步,支部将持续对标党建“双创”标准,努力建设政治过硬、特色鲜明、成果丰硕的样板党支部,不断提升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力和凝聚力。
(撰稿:吴春萱;摄影:文化与传播学院;责任编辑:欧艳阳、杨涛; 审核:王泽梁)